Kaiser supports Boston Public Schools decision to move beyond the Mercator projection.
to move 是前面 decision 的定语还是补语,依据语法仿佛应该是 decision定语, 但为何不可以是补语哪?
你的这个问题,涉及对宾语补足语的界定问题。
宾语补足语,是补充说明宾语的。能作宾语补足语成分的,可以是名词、形容词、介词短语、不定式短语、分词短语、副词等。具体地说,有的动词除去带有宾语外,还需要另外一个成分来讲明宾语的状况,以补充意义上的不足,让宾语的意义完整。这种起补充说明用途的词或短语就叫做宾语补足语。宾语和补足语之间存在着逻辑上的主谓关系,二者一块构成复合宾语。
无论何种成分作宾补,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宾语是补足语的逻辑主语,宾补对宾语起补充说明有哪些用途。
2.判断某个成分是不是为宾补,这跟谓语动词的性质有关。宾补是谓语动词用途于宾语的结果。如:谓语动词具备“使令”、“指使”、“影响”宾语做某事有哪些用途;谓语动词让宾语如何,成为何,变成什么(比如:cause类,make类)。谓语动词具备感官性能,对宾语的动作具备感知用途(see, hear类),等等。
最重要的一条是:宾语是宾补的逻辑主语。
就Kaiser supports Boston Public Schools decision to move beyond the Mercator projection.这个句子而言,上述两个条件都不拥有。
1、support 没办法让decision 去“move beyond the Mercator projection.”,没办法构成复合宾语的要件。
2、decision 貌似是to move beyond the Mercator projection 的逻辑主语,其实不是,move beyond...是人做的事情,不是decision 做的。
据此,完全可以排除宾补的可能性。
其实,本句的不定式是作定语,修饰decision,说明“决定的内容”,它们是同位关系。
【回复曹老师】
名词的补足语(现代语法体系)
现代语法体系觉得,动词decide需要不定式作宾语,当decide通过词形变化成为名词decision的时候,依旧维持了和不定式的搭配关系。有这种固定搭配关系的就叫做名词的补足语,没固定搭配关系的就叫做定语(或后置修饰语)。
to move是定语还是名词的补足语,取决于你采纳的是什么语法体系。
我不认可你的这种说法,它只能给语法体系带来混乱,而且术语冗杂,不利于英语学习。现代语法体系“革新”有余,“说服力”不足。请谅解!